2017年5月22日 星期一

重返受難地!「綠島人權藝術季」還原白色恐怖歷史

2017年05月19日 06:19 (中時電子報) 林宜靜/整理報導
受難者長輩前往綠島十三中隊,向不幸在島上亡故的難友們獻花追思。(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提供)
        2017綠島人權藝術季17日傍晚於當年白恐受難地綠洲山莊禮堂隆重舉行,來自全國各地近百位受難者與家屬透過影像、戲劇、特展等還原歷史真相,見證戒嚴時期國家暴力迫害人權的斑斑血淚。原訂出席活動的文化部長鄭麗君,搭乘航機飛抵綠島上空時受到天候變化無法降落,特別指示人權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代表致意,除肯定政治受難者長期參與綠島園區復原展示的貢獻,並傳達國家推動轉型正義,「還原歷史真相、還給政治受難者清白、營造對話和解新社會」的使命願景,期許深化普世人權的民主、自由、公義價值。

高齡93歲受難者前輩陳景通,在兒孫陪同下重返受難地,全程出席綠島人權藝術季活動。(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提供)
       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每年5月17日固定舉辦「綠島人權藝術季」,以紀念白色恐怖時期遭受迫害在此飽受禁錮折磨的政治受難者。今年邀請受難者前輩陳武鎮展出「從『虛擬巨惡』到『判決書』木雕展」,在樸質創作裡投射千瘡百孔的受壓迫心境。「夢回泰源,又見綠洲山莊」首度完整展出1970年泰源事件江炳興等5位受難烈士遺書,字字句句都見到臺灣年輕人以性命捍衛國家自由民主的人權鬥志,令人動容。 長輩們重返受難地心情都頗為感傷,登島首站行程即前往早年難友在島上亡故後的埋葬處「十三中隊」進行悼念。89歲毛扶正前輩手執鐵砲百合,爬上陡坡向1956年不幸在綠島新生訓導處病故的醫官薛竹修致意,「我們同個案子被捕,他是學長,在第五中隊,對我照顧很多。」另一位趙英魁前輩則自備紅漆,為難友李國安的墓碑上色,臨走前還在土丘四周掬灑臺灣啤酒,「唉,我們當年都是冤枉的。」一語道盡所有受難者內心的苦痛。
經由藝術家駐校指導,綠島國小同學嶄露自信表演森巴鼓,成果豐碩。(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提供)
        鄭麗君部長午間已抵達臺東準備參加人權藝術季,但航機起飛到達綠島上空時,受到天候影響致無法降落。鄭部長特別指示人權館籌備處主任王逸群代表致詞,表達肯定與祝福。王主任指出,國家推動轉型正義,就是要還原歷史真相,釐清責任歸屬,並使人權、自由、公義成為臺灣核心價值。「特別感謝蔡總統與文化部對人權館的大力支持,」王逸群強調,甫過世的陳孟和前輩對綠島園區復原貢獻良多,大家都感念他多年來的無私付出;人權館未來三年將結合受難者前輩、白恐研究專家學者、綠島居民等,戮力完備綠島園區的歷史復原展示,使白恐苦難藉由展示解說推廣人權理念,「受難之地成為人權之光。」
音樂戲劇「綠島百合」重現白色恐怖時期火燒島禁錮政治受難者身體與心靈的創痛記憶。(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提供)
        藝術季活動17日傍晚演出改編自真人真事音樂戲劇「綠島百合」,講述綠島居民與新生訓導處受難者,在白恐高壓氛圍下面對生命抉擇時的卓然情操,「政治受難者為了自己的信仰,有人寧願犧牲自由或生命;而綠島女子為了愛情,她選擇了犧牲性命以表達忠貞。」受難者吳逸民之女吳文慧女士擔任整場音樂劇的說書人,點出禁錮時代裡小人物的無奈。受難者前輩在虛實交映的敘事情境中,回到當年他們共同受難的記憶時空,許多在場人士看了都眼中泛淚。 綠島人權藝術季系列活動,自即日起至7月30日止於綠島人權文化園區展出。

個人感想:是的,還原歷史真相、還給政治受難者清白、營造對話和解新社會是我們期許轉型正義的重要使命,個人期望在糾正處理侵害行為的遺留問題後,往後在制度改變時同樣悲慘的事不再發生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