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

人權景點踏查

霧峰林家花園




1920年代起,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,將台灣抗日反殖民運動帶入一個新的非武裝抗爭階段。台灣文化協會在全台各地推展許多文化與社會教育,而中部重要據點,正是霧峰林家花園「萊園」。
霧峰林家自清末起即是地方望族。林獻堂(1881-1956),這位「台灣議會之父」,從年輕起即投入台灣民族運動,並成為當時知識青年的精神領袖。早在1913年,林獻堂與堂兄弟、其他台灣士紳即曾向總督府請願,爭取創設台中中學,後改以捐獻總督府的方式設校,成為日治時期唯一收納台灣子弟就學的中學(即今台中一中的前身),這次爭取教育權的舉動,被視為「台灣民族運動的第一聲」。
1921年起,林獻堂被推舉領導長達十四年的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」,當年文化協會成立時,他也出任總理,扮演要角。文化協會與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相輔相成,在全台掀起風潮,對當時民智的啟迪與民權的推展,貢獻甚大。1924年至1926年連續三年,文化協會皆利用暑假在萊園舉辦「夏季學校」,萊園充作校舍與宿舍,兼收男女學員。當時所開設的課程,有宗教、哲學、台灣通史、憲法、經濟、西洋文明史、中國古文明史、衛生、孝道、外國事情、社會學、新聞學、資本主義、婚姻、自治等。所聘請的講師,皆是頗具聲望與學養的名士。夏季學校,可視為台灣教育權爭取行動的一環。
此外,萊園許多建物景點,也深具歷史意義。例如,當時中部文人雅士的詩社「櫟社」,就在此成立並做為集會場所;1911年,林獻堂邀請當時在清帝國推動維新改革的要角梁啟超來台,倆人在「五桂樓」有關民族運動的討論,影響了林獻堂日後以議會設置為主的抗日行動走向。
戰後,林獻堂延續日治時期爭取教育權的精神,在萊園成立了萊園中學,今已改名為明台中學,是全台唯一的古蹟花園學校。1999921震災後,古蹟遭嚴重損毀,幸經官方與民間的通力合作,現已大致恢復昔日風采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